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前身为1932年12月成立的甘肃学院医学专修科的医学基础各教研室;1978年在各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了医学基础部;1992年改称基础医学部(简称基础部);2001年兰州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与临床医学系合并,成立必赢626net入口首页;2004年11月18日,随兰州医学院并入必赢626net入口首页;2005年3月9日成立必赢626net入口首页;2008年1月7日,根据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医学管理体制的要求,药学院药理学研究所和临床医学院手术学实验室并入必赢626net入口首页;2021年手术学教研室并入到临床医学院。

学院现有教职工174人,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39人,实验技术人员23人,工勤人员3人,党政管理人员9人;教学科研人员中教授29人,青年研究员5人,副教授45人,讲师50人,萃英博士后6人,博士后4人。学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奖励计划(含青年学者)3人,“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”领军人才1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,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,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 (含跨世纪)4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,甘肃省领军人才6人,甘肃省“飞天学者”4人,甘肃省“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”获得者4人,“萃英讲席教授”7人,甘肃省“333”、“555”人才工程第一、二层次人员9人。

学院下设15个教学科研基层组织、1个办公室、7个科学研究中心。基层组织分别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遗传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医学生理与心理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病原生物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免疫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病理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病理生理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中西医结合教研室/研究所、药理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循证医学教研室/研究所、新药设计与合成教研室/研究所、神经科学研究所、医学实验动物学教研室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等;科学研究中心分别是循证医学研究中心、结核病研究中心、遗传学研究中心、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研究中心、生物医学纳米技术研究中心、国际人类基因变异组计划中国区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基因组医学实验室、必赢626net入口首页司法鉴定所。

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(基础医学);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个(基础医学、中西医结合);博士后流动站1个(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);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(“多肽药物” 创新团队);甘肃省重点实验室2个(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、甘肃省循证医学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);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单元2个(多肽研究创新单元、循证评价与指南研究创新单元);甘肃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3个(甘肃省特殊人群遗传资源库、甘肃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与生物安全数字化仿真培训平台、西北及青藏高原群体和临床遗传资源共享平台);甘肃省工程实验室1个(甘肃省智慧医疗工程实验室);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(中医药标准转化与培训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);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(WHO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);甘肃省行业技术中心2个(甘肃省医学指南行业技术中心 、甘肃省基因组医学行业技术中心 );甘肃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(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)。

在卓越/拔尖医学人才培养方面,学院2019年获批基础医学本科专业,基础医学专业2021年获批甘肃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,2022年获批甘肃省一流专业建设点;学院承担了多学制、多专业,多层次和多种形式的基础医学教学工作,承担必赢626net入口首页、临床医学院、公共卫生学院、口腔医学院、药学院、护理学院等医学相关学院各专业的研究生、本科生、成人继续医学教育等各种层次、各种类型学生的全部医学基础课教学,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心,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教学、科研部门。

学院经过近百年的发展、传承,在教育教学、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相对成熟、稳定、富有特色的教学文化和育人理念。学院现开设各类课程共计131门,其中,必修课104门(理论课56门、实验课48门),专业选修课15门(理论课14门,实验课1门),通识选修课12门(理论课11门,实验课1门)。现有甘肃省教学团队3支,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团队1支,甘肃省教学名师4名,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获得者1名,宝钢优秀教师4人,必赢626net入口首页 “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”2名,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。

在科研方面,学院主要从事医药学领域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,拥有相当水平的科学研究综合实力。学院近年来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;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项目2项;主持863项目1项,973子项目2项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。近5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,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4项,青年基金项目18项;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项,其中重点项目2项,甘肃省创新群体2项,重点研发计划3项;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发表高水平论文共计423篇,自然指数(Nature Index)来源期刊收录论文22篇;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9件,其中软件著作权5件。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,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,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,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(参与)。

学院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,注重借鉴世界先进的医学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,不断提高自身整体办学水平。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、哈佛医学院、英国莱斯特大学、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、法国里昂大学、加拿大麦克麦斯特大学、日内瓦大学、澳门大学、澳门科技大学、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等世界名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了科学研究、人员交流、举办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,建立了广泛的深层次联系。

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,学院坚持立足西部、面向全国、走向世界的办学方针,秉承“自强不息,独树一帜”的校训和“唯公唯德,止于至善”的医学办学理念,以培养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和促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为使命,大力推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各项事业的同步发展。(2023年2月)